
请评价一下呗?(您对该组织、项目或内容的评星)
【前言】21世纪,人类全面进入信息时代,数字化记录成为我们生活的常态。今天,我们可以随心所欲地使用各种设备,记录生活中的点滴,珍藏生命中的回忆。而在我们的祖辈和父辈的那些年代,没有手机,没有单反,没有电脑,他们能留下来的照片屈指可数,甚至有些人,一辈子都没有拍过一张照片。摄影是人类史上一个伟大的发明。它让流逝的生命有了有形的载体,它让时光有了追溯和重温的可能,它让我们可以去追忆、可以去感怀那些生命中的动人瞬间,它让每一个生命个体都得以在浩瀚的时空中留下独特的印记。我们热爱并珍视每一个生命个体。站在这个全新文明时代的开端,我们希望借助科技的力量,助推人类精神文明的发展;以影像为载体,为每一个独一无二的个体,建立数字化身,保存生命记忆,让生命得以在时光中精彩绽放。2015年7月,我们组成公益团队,发起以“致敬生命”为主题的公益行动,义务为60岁以上的老人梳理珍贵的生命记忆,并建立生命数字档案,以VR虚拟现实为全新的记录手段,记录那些平凡又伟大的生命,并以此向他们致敬。【项目内容】“致敬生命”行动,依托中山大学人机互联实验室的技术积累,通过VR虚拟现实技术,将老人的体态形象、生活场景和语言动作等,进行数字化采集和保存。未来加入AI人工智能、大数据算法、虚拟世界引擎,这些在时空中原本将永久消失的场景和人物,将再次“鲜活”过来,在数字世界实现“永生”。老人的后人或授权人,可通过VR虚拟现实设备,身临其境,“走进”老人曾经的生活场景,“重返”老人身边。【项目进展】我们曾去到深山中,聆听那些被战乱埋藏在狭小天地中的故事。叶生顺一句“我的孩子不能遭他人冷眼”,便拒绝改嫁,以巾帼的坚挺,撑起六口之家;胡先娇,在那个以夫为天的年代,错嫁后将离婚进行到底,誓不将就,而当幸福来敲门,却依旧勇敢地追求幸福,再婚。我们也曾走进寻常小巷,探寻那些为社会和人民服务的英雄事迹。易其乐坚守“为官者,一身正气,一生为民”,任职统战部部长二十余年,为鹤山市现代化建设作出巨大贡献;何葆玉,从县文化部门开始的文学之路,到中华诗词学术研究院理事会名誉副院长,以笔为器,为县文化发展作出重大贡献。我们也曾前往帝都,在这座古老的城市,虔诚地为保留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略尽绵力。始于同治时期的“牛氏火绘葫芦”艺术和其第四代传人牛成果的传奇故事,二锅头之宗——“牛栏山二锅头”和其传人李怀民的艺术之道。当科技遇上非遗,艺术的完美传承更多了一点点可能。我们为长者打开一个年代的窗口,聆听在抗日战争时期,他们历经炮火与苦难的动荡不安;也虔诚地刻录,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代大学生知识分子,在知青下乡、文革和新中国建设的磨砺下,展现而出的精气神。
相关导航


湖州市仁与公益组织发展中心

圆恩空间

乐仁乐助社会创新机构

ADI发展研究所

中国美国商会

益语智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