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请评价一下呗?(您对该组织、项目或内容的评星)
1.北京市千千律师事务所成立时间:2009年9月2日2.北京市千千律师事务所工作宗旨通过公益律师事务所,维护弱势群体的权利,推动中国公益律师队伍和公益法的发展。3. 北京市千千律师事务所成立于2009年9月,原北京大学法学院妇女法律研究与服务中心。基于以下理由而创建成立:(1)整合公益法律服务资源,打通律师事务所、律师和paralegal通道,开展公益诉讼。中国执业律师有15万多,而中国的总人口已近14亿,这意味着平均近一万人才拥有一名律师。而在这些律师当中,绝大多数在为大企业、大公司、富人和有权阶层服务,对弱势人群而言,律师资源在总量上和结构上都存在双重的匮乏,很多的弱势人群无法得到所需要的法律服务。因此,郭建梅和其他两位合伙人决定成立一个公益性的律师事务所来帮助需要获得帮助的弱势群体,并力求吸引和推动中国的律师事务所和律师来参与公益法律活动,通过公益诉讼来推动中国弱势群体人权状况的改善,推动中国民主与法治的进步。正是基于此目的,千千律师所应运成立。与此同时,我们还注意到,除了执业律师以外,中国还活跃着大量的法律人。他们没有律师资格,却在从事着法律服务工作,特别是在基层、社区、偏远地区和基础法律服务领域发挥着巨大作用,是一股不可忽视的法律救济力量。在中国律师资源远远不能满足社会需要的情况下,他们所提供的法律服务形成了对执业律师法律服务的一个积极、有效和必要的补充。而这部分人的专业水平、职业素养和公益理念还需要提高。在目前中国律师资源严重缺乏的情况下,如果能在专业知识、公益理念以及性别意识等方面对这些法律人进行必要的培训和引导,将部分的法律服务资源调动起来,这将是中国公益法律活动非常重要和活跃的力量。因此,千千律师所立志为这部分人提供广泛和持续的培训和教育机会。总之,调动、整合中国的公益法律服务资源,打通律师、律所及paralegal通道,更为有效地开展公益诉讼,这是创建本所的第一个原因,也是最为重要的一个原因。(2)为妇女、儿童、残疾人、老年人和外来流动人群提供法律援助和法律服务。在中国,妇女问题仍被边缘化,儿童、老年人、残疾人权益的现实保障存在很多的问题和困难,而中国近两亿进城打工的农民工们也已成为中国一个新的弱势群体,这个庞大的人群由于受教育水平低,法律意识淡薄,各项权益受损的情况非常普遍而且严重。他们迫切需要获得专业的法律知识培训、指导和帮助,在权益受到侵害时需要得到法律援助。本所将通过法律援助和公益诉讼活动为他们提供法律帮助。本所还将开展“公益法律服务进社区”活动,探索“法律进社区,法律援助面对面”的公益法律活动模式,推动法律的宣传与普及,使妇女、残疾人、老年人以及外来务工人员等弱势人群享受到高质量的法律服务。(3)培育中国公益律师的“孵化器”,将千千律师事务所建设成未来公益律师的培养基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法学教育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期,据媒体报道,截至2008年底,中国设立法学本科专业的高等院校已达630所,在校法学本科生超过30万人。在法律诊所教育方面,从2000年秋季开始,中国借鉴美国法学院的经验,首次在北京大学等7所高等院校的法学院尝试开设了“法律诊所教育”选修课程。法律诊所教育在我国的实验,推动了法律教育的改革向更广层面的拓展。但法律诊所教育还存在着诸如经费来源狭窄、指导教师兼职化、侧重理论教学、法学职业能力(主要是实践能力)培养不足、案件来源有限、法学专业学生对未来的定位不明确等问题。而律师事务所能为法律诊所教育提供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办案实践中培养和提高法律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公益理念、社会责任感,让他们走上法律之路后能具有公益精神,具有公平正义的理想和追求,甚至让他们中的一部分成为真正的公益律师。千千律师事务所将努力发挥“孵化器”的作用。我们希望在为中国公益诉讼发展贡献力量的同时,也为中国公益律师队伍培养力量,这将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系统工程。4.北京市千千律师事务所目标:北京市千千律师事务所的目标是成为中国第一家专门从事公益诉讼和“孵化”公益律师队伍双平台的公益律师事务所。事务所于2009年9月2日成立,中国著名公益律师郭建梅为该所的创始人和主任,该所目前已有10位专职公益律师,他们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并具备为各类弱势群体开展法律援助和公益诉讼的丰富经验和理念。具体而言,本律所的目标是:(1)通过千千律师事务所开展的相关活动,整合中国公益法律服务资源,推动律师事务所、律师以及法律工作者参与公益法律服务,推动专职公益律师的成长和发展;(2)通过与各高校法律诊所的合作,推动高校公益法律的教育和未来公益律师队伍的培养;(3)通过试验性诉讼、影响性诉讼和战略性诉讼,开展广泛的公益诉讼活动,拓展公益诉讼领域,进一步推动弱势群体人权状况的改善,推动中国公益法律服务和公益诉讼的发展。目标群体:全国各律师事务所,执业律师,热心公益事业的基层和社区法律工作者,各高校法律诊所及高校法律专业学生。最终受益人:妇女、儿童、残疾人、农民工、老年人等弱势群体。
相关导航


昆明市呈贡区星灯青少年事务服务中心

南宁市齐悦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国际计划(美国)陕西代表处

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

北京律维妇女儿童发展服务中心

北京市东城区源众家庭与社区发展服务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