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农用林业中心

1周前发布 179 0 0

世界农用林业中心成立于1978年,1991年成为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CGIAR)下属的15个农业研究中心之一。世界农用林业中心总部位于肯尼亚首都内罗毕,下设六大区域办公室(分别位于中国、印度、喀麦隆、印度尼西亚、肯尼亚、秘鲁),囊括全世界36个国家。世界农用林业中心致力于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提高农民收入,保护生态环境,为食物安全和消除贫...

收录时间:
2025-04-24
世界农用林业中心世界农用林业中心

评价一下呗?(您对该组织、项目或内容的评星)

0 / 5 公益评分: 0 参与人数: 0

我的评分:

世界农用林业中心成立于1978年,1991年成为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CGIAR)下属的15个农业研究中心之一。世界农用林业中心总部位于肯尼亚首都内罗毕,下设六大区域办公室(分别位于中国、印度、喀麦隆、印度尼西亚、肯尼亚、秘鲁),囊括全世界36个国家。

世界农用林业中心致力于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提高农民收入,保护生态环境,为食物安全和消除贫困做贡献。

愿景:促进发展中国家农用林业发展,提高小农户土地和林业资源利用率,从而保证粮食供给,改善营养水平与健康,提高收入,改善能源利用与居住环境,确保环境可持续发展。

使命:获知农业景观中林木多样性的科学知识,推进农用林业政策出台与实施,为小农户谋福祉,绿色发展。

世界农用林业中心中国办公室由Horst Weyerhaeuser博士于2002年在“春城”昆明建立,彼时挂靠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隶属于东南亚区域办公室。2004年中国办公室与中国科学院合作建立山地生态研究中心。2005年与中国农科院签署科技合作协议。2006年在新中心主任许建初博士的带领下,中心在体制与机制创新和人才培养与吸引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吸引了多名国际著名的专家学者,取得了较大的科研成果。2007年经农业部批准,世界农用林业中心在中国农业科学院成立北京办事处,并与国内外多家政府机构、诸多NGO、研究中心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2014年因研究项目增加,研究区域范围扩张,中国办公室不再隶属于东南亚区域办公室,升级为东亚和中亚区域办公室,成为世界农用林业中心六大区域办公室之一。同年,与中国农科院合作建立了农用林业与可持续畜牧业联合实验室。此外,区域办公室于2014年年末在吉尔吉斯坦设立办事处。

研究领域

东亚和中亚区域办公室研究领域与总部一脉相承,但侧重点不同。区域办公室的研究专注如下三个关键农业生态区:
1) 中国西北地区、蒙古、中亚的旱地或者半干旱地
2) 喜马拉雅山脉—青藏高原高地
3) 湄公河流域高地

目前研究项目覆盖11个国家:中国、朝鲜、蒙古、巴基斯坦、阿富汗、吉尔吉斯斯坦、塔克吉斯坦、土库曼斯坦、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尼泊尔。此外,我们将继续参与缅甸、印度尼西亚、越南和老挝的研究项目。

挑战与机遇

地域上,东亚和中亚地区相当重要。有超过10条主要区域河流发源于此,这些河流为约2亿人提供着饮用水,影响着15亿下游居民的生活。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有4个位于此(喜马拉雅山脉,印度—缅甸,中国西南山区,中亚山区)。此外,该区域拥有一些世界上最重要的特有特种,地貌的多样性与文化多样性更令该区域增添特色。

人口急剧增长、城镇化大幅推进导致生态破坏,引发水、食物、能源危机,无一不挑战着区域内农户生计与农业景观。水资源萎缩、灾害频发、森林与农田退化、无一不挑战着区域内生物多样性。不远的未来,气候变化将进一步加剧这种挑战。

在上述挑战前,曾经自给自足的农户面临着一系列超出他们驾驭能力的社会与环境压力,尤其是妇女与贫困人群,危机四伏。

值得欣喜的是,过去数十年,东亚和中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逐渐被认可。许多国家开展了大规模生态恢复与扶贫项目,如中国自1999年始实施的“退耕还林”。宏观层面上,农林复合经营系统创新与实践的多层次合作关系网络已渐渐达成。农用林业已是区域发展最重要手段,在推进小农户生计发展与景观修复效果显著。

相关导航

暂无评论

none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