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请评价一下呗?(您对该组织、项目或内容的评星)
云南省红十字备灾救灾中心云南省红十字会直属单位,属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中心内设办公室、财务科、后勤科、赈济科、募捐宣传科五个科室。主要工作职责储备管理中国红十字会、云南省红十字会的备灾救灾物资;接收、储备、分发、运输社会各界捐赠、募集的备灾救灾物资;开展募捐活动;参与云南省红十字会协调全省红十字系统救灾应急工作;承担救灾、救助、救护“三救”工作相关的其他任务。成立以来开展的主要工作情况(一)救灾工作云南省红十字备灾救灾中心自1996年7月成立以来,遵循国际红十字运动“人道、公正、中立、独立、志愿服务、统一、普遍”七项基本原则,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云南省红十字会条例》和《中国红十字会章程》,严格履行职责,积极参与红十字会的各项人道主义救助工作,为贫病、受灾等弱势群体做了大量工作。据不完全统计,13年来先后参与了40余次重特大自然灾害救助行动,派出车辆110余台次200余人次救助灾民250多万人次,接收总会调拨、省内外红十字会及社会各界捐赠的款物约2.5亿元;共发放各类物资价值约2亿元。特别是2003年1月至2008年12月的六年里,共接收社会各界捐款1577.9万多元(其中仅“6.3”宁洱地震130多万元,“5.12”汶川地震979多万元);接收总会调拨、省内外红十字会及社会各界捐赠的帐篷、棉衣、棉被、药品、食品等各类救灾物资价值人民币136225606余元;共发放各类物资价值124420411余元(其中仅发往“6.3”宁洱地震灾区物资价值10090300.23元,发往“5.12”汶川地震灾区的四川、甘肃两省的物资价值人民币36921998.96元)。(二)募捐宣传工作深入公司、企业、厂矿、学校、社区举办红十字运动基本知识培训班、街头宣传等散发宣传资料,大力宣扬、传播“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不断加深社会各界对红十字会的认知,有效提高了红十字会的知名度。为了加大募捐宣传力度,在西山区工商螺蛳湾分局、西山区个体私营协会、红十字会医院等有关单位和部门大力支持下,分别于2005年和2007年在螺蛳湾商品批发市场内、红会医院设立红十字社会募捐服务站,截止2008年12月30日,通过募捐站共发放宣传资料50余万份,接收捐款376万余元,捐物价值167万余元,较好地发挥了红十字社会募捐服务站募捐宣传的窗口作用和社会捐赠的平台作用。(三)应急救援工作“5.12”汶川地震灾害发生后,红十字与红新月国际联合会协调中国红十字会总会,首次派遣由英国红十字会、丹麦等国红十字会人员组成ERU救援队,进驻四川省德阳市绵竹的九龙镇,开展人畜饮用供水、大众公共卫生紧急应急救援工作。云南省红十字会先后组派两支应急小分队参与ERU救援行动。云南省红十字备灾救灾中心先后2次派谴3人次赶赴灾区参与ERU应急救援行动,与国外及其他省市救援队一道为绵竹市的九龙、遵道、金花和板桥4个乡镇的受灾群众修建、组装、维护306个简易户外厕所,并向当地村民提供卫生保洁用品;对当地约4万名群众进行卫生健康教育和卫生知识宣传(主要为社区群众和学校师生进行卫生教育与宣传)。“5.12”地震紧急救援结束后,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将英国红十字会公众卫生应急队捐赠的价值300万元的装备调拨给云南省红十字会。云南省红十字会以此批救援装备为依托,组建“云南省红十字会应急救援队(即云南省红十字会ERT)”,并在2009年5月12日“5.12”全国首个防灾减灾日大型纪念宣传活动上举行了授旗仪式,宣布云南省红十字会ERT正式成立。(四)所取得的成绩:云南省红十字备灾救灾中心自成立以来,坚持依法履职,弘扬人道,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的业绩,多次受到表彰:2004年10月,被国家人事部和中国红十字会总会联合授予“全国红十字会系统先进集体”;2008年7月,被中国红十字会授予“汶川抗震救灾先进集体”;2008年7月,全体女职工被云南省妇女联合会授予“云南省三八红旗集体”;2008年7月,赈济科云南省妇女联合会授予“巾帼文明岗”;2008年10月,赈济科科长李琼芬同志被授予“全国抗震救灾模范”称号;4名职工分别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云南省红十字会授予“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先进个人。
相关导航


无锡灵山慈善基金会

NGO备灾中心

北京平澜公益基金会

深圳市减灾救灾联合会

单县为民义务救援协会

上海厚天减灾救援公益促进中心
